初期投资成本高,短时间不能盈利,决定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各家参与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企业,都在探索创新模式,如将新能源车的销售、租赁、维修和保养等增值服务囊括进来。”赛迪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吴辉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富电科技公司将充电站运营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相结合,旗下推出“小易租车”业务。
北京富电科技有限公司小易租车租赁部经理贺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其公司在北京华贸中心停车场建设的充电站,也是电动车的租赁点。“上班族可以在下班时租一辆电动车回家,第二天上班时归还,我们会负责充好电,一天几十元的租金比打车便宜。”贺峰说。
江苏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则以“星星充电”为公共充电桩运营服务平台,以场地众筹的模式扩张充电站规模。星星充电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这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建设公共充电桩,难以获取场地的问题。
“只要你提供停车场地,星星充电就免费提供充电桩,并且负责建设和运营,收取的服务费进行三七分成。”上述工作人员说,“星星充电的目标是三年内将建设25万个充电桩。”
深圳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聚电),则依靠互联网技术,将在全国铺设的充电桩、充电站,连成全方位立体网络,通过软件App实现一站式充电服务。聚电北京分公司销售总监从怀涛向界面新闻记者展示该App时称,只要打开该软件,就可看到附近可用的充电桩,并能直接在软件上进行预约锁定。
借助与互联网的结合,已成为充电桩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特锐德、奥特迅、中鼎股份、中恒电气等多家知名充电桩企业均在“互联网+充电设施”领域进行了布局。
但是,相对于其他互联网行业的用户规模,400万辆乘用车的用户规模并不算大,虽然这些用户均为高净值用户。这些充电桩企业很难将网络平台做到类似滴滴、美团等平台的规模。
在李立理看来,未来5年,充电桩企业获取利益的方式,一是纵向切入到整车利益链条里,二是横向和服务业务做融合,包括停车、广告等方式,三就是获取国家的补贴。“但到2020年之后,随着每年新增用户规模超过200万,并保持快速增长,公共充电业务的商业价值会有显著的提升。”李立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