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虽小,但“反向送电”却是上海电网的“迎峰度夏”的一项创新之举。近日,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组织的全市区域最大规模虚拟电厂快速削峰能力验证工作圆满结束,验证工作创下新的负荷调控能力纪录,来自分散侧如光伏、储能站、充电桩、大型中央空调等的电力资源功不可没,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压力。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处处长王智强介绍,上海的用电尖峰期实际不长,平均一年达到或超过最高负荷95%的时段只有20—40个小时,这个时段往往是用电最为紧张的时期,虚拟电厂的介入,会有效帮助电网缓解用电压力。
虚拟电厂,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没有实体的供电体。虚拟电厂通过连接分散的可调控用电设备、储能装置以及分布式新能源等资源,形成一个灵活的能源调控网络,再通过电价补贴,在用电高峰期,降低或回收分散侧电力,从而达到平抑电网波动、缓解电力供应压力的作用。
停在富特北路充电站的车辆在进行放电。一般来说,放电电价将高于充电电价,车主可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一定程度的用电补贴。
据了解,此次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组织的虚拟电厂最大响应负荷达到了64.10万千瓦,能力已相当于一台大型火电机组。据测算,在上海实施同等效果的削峰填谷,虚拟电厂的投资是源侧机组投资的20%—30%。
分布广泛类型丰富的可调资源是上海市建设虚拟电厂的丰沃土壤。上海全市电动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量均占全国第一,电动汽车也是不可忽略的优质可调资源。2024年初在全国省间年度(多年)绿电交易中,上海联联睿科等售电公司代理上海多家充电桩运营商与山西新能源发电企业达成交易近1.8亿千瓦时绿电,逾1500根充电桩自2024年起开始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绿色电力,充电范围覆盖全市青浦、金山、宝山、嘉定、浦东、闵行、崇明等多数行政区,成功打造上海首批“绿色充电桩”,让新能源汽车真正用上“新能源电”。这批充电桩也被纳入虚拟电厂调控资源范围,通过精准调控,促进城市低碳用能。
近年来,上海虚拟电厂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自2019年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启动虚拟电厂运营体系以来,目前已接入超过1600户用户资源,可调资源申报量超过96万千瓦。这一数字在持续增长,目标是使虚拟电厂调控能力达到地区最高负荷的5%,从而进一步增强电网韧性保障上海城市能源安全,挖掘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助力社会低碳绿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