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9月以来再度迎来政策扶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层面针对整个产业的扶持政策开始出现清晰的市场化取向。除消费者免购置税优惠车型目录正式落地之外,在发改委、科技部等相关部门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监管和扶持政策中,“市场化”都成为关键词。业内人士看来,不断“赶潮”的扶持政策将促使更多企业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使新能源汽车驶入市场化爆发的快车道。
市场化成政策“主打歌”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08年正式启动,此后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尤其是2014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扶持政策密集发布,从发放消费补贴到取消购置税,从摇号限号新政到路桥费减免,从对车企研发到充电桩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趋于立体化。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依然遭遇成长“天花板”,尤其面临私家车消费层面极大的瓶颈制约。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各地政府及其背后的公交和出租汽车公司是购置新能源汽车的绝对主力,真正的私家车市场尚无启动迹象,对私人购车而言,“电动车革命”口号大于实际。
在此背景下,进入9月以来,多部委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开始明显转向。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表示,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发展的关键。他同时提出四点建议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首先便是坚持市场导向,引导企业自主加大研发投入;其次是优化市场环境,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准入门槛。此外,还要加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基础研究和重点共性关键技术的持续投入和加强国际合作。
而发改委近期也表态将利用市场化力量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表示,将推动监管改革,改变过去重前置审批的监管模式,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无论是整车制造企业,还是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对监管政策和扶持政策的“市场化”报以极大期待。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今后包括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发展将更加重视市场力量,整个产业或将加速完成从“政策轨”到“市场轨”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