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报道称,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今年需要筹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才能实现预期的产能扩张,这消息引起了光伏行业的关注。
事实上,随着2015年17.8GW新增电站规模目标的公布,国内的光伏市场势必将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但大规模电站建设的背后,需要的是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可以说谁能融到更多的钱,就能够在电站扩张中领先一步。
互联网+金融 、增发和资产证券化各种融资手段已被用在光伏电站的开发领域,但这还是难掩国内光伏行业融资难的问题。
光伏融资难题
此前,彭晓峰创立的江西赛维一直从事光伏的研发和制造,在一轮起伏之后彭晓峰开始选择在光伏的应用领域重新出发。
当考察了多地的光伏应用市场之后,彭晓峰发现“最大的难题是融资难,而且特别是分布式的,其中融资难里最难的是分布式建设期的融资。”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有着大量的光伏电站处于筹建或是建设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
众所周之,光伏电站的发电周期在20年以上,同时贷款年限在10年以上,但是光伏电站的特性让光伏电站的收益很难在短期体现。
不仅如此,电站目前的监管也让资金望而却步。很多时候,由于银行或投资人对于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无法掌握,这就加大了投资风险。
因此目前仅有国开行和少数商业银行支持融资,难以推动国内光伏电站的装机量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