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市,省内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华润赤壁日曜3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正在黄盖湖畔如火如荼地建设。
8月11日16时,走进在汉央企中国一冶承建的项目一标段施工现场,工人们正驾驶自制浮船,将光伏板运至水上安装。
密密麻麻的管桩“扎”在水中,无人机升空俯瞰,水面仿佛被罩上一张银色巨网。
一标段占地面积3500亩,计划在水面打下6万余根管桩、安装42万余块光伏板。
工程所在地,过去是连片鱼塘,在水里打桩、架梁、安装光伏板,施工难度不小。
中国一冶资产公司华润赤壁光伏发电工程项目经理任灿说,在地面安装光伏板,工人能落脚,可用机械设备辅助。水上施工,物料运输靠划船、设备安装靠双手,难度成倍提升。
进驻每片鱼塘前,项目部首先要补水至1.2米深,方便船只进出。
运输物料的“船”,由工人自行制作:钢管搭成船体,两侧绑上空油桶提供浮力,船艏安装发动机。轻巧的船体便于在“管桩阵”中迂回穿梭。
岸边,工作人员实时监测水面高程,统一基准线,确保打下去的每一根桩“齐高齐平”。
桩基不仅要平稳,还要定位精准。
“部分光伏板带自动追光功能,安装误差不仅会阻碍阵列联动,还会造成向阳角度过大或者过小。”任灿说。
水面上的光伏板阵列,最长可达500米,每块光伏板是否按照设计规范安装到位,直接影响发电效率。为让光伏板安装后“整齐划一”,施工方使用了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定位设备。
“这台北斗定位仪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正负2公分。”任灿介绍,工人根据定位仪数据,调整打桩机位置,“经纬度符合预设数据时,定位仪会发出提示音,这时工人才能按下打桩键。”
在北斗系统的“指引”下,数以万计的管桩得以整齐排布,这为光伏板高精度安装打下坚实基础。
任灿说,今年3月开工以来,项目部“抢晴战雨”,截至目前已打下2万余根桩基、安装10余万块光伏板,整体进度完成近30%。
中国一冶相关负责人说,2015年该集团承建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巴基斯坦300兆瓦光伏发电站,切入新能源基建赛道。8年来,该集团持续发力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领域,在国内外揽下多项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树立了良好口碑,为集团转型发展增添助力。
华润赤壁日曜3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光伏+水系治理+生态养殖+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等相结合的“光伏+”模式进行建设,可实现阳光、土地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以生态农业为例,项目建成后建设方将引入相关企业,以合作经营的形式从事“板下养殖”,并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提供约4.6亿度的清洁能源。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14.53万吨,节约用水190.90万吨,并减少火电站带来的污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域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