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皮带输送含尘较大物料粉尘的治理是普遍性存在的难题,特别是燃煤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输煤系统粉尘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为达标运行各厂采取了多种措施,效果多不尽人意。复合动力除尘系统的投运,使用效果良好,较好地解决了输煤粉尘问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能源 电力 燃料 除尘
引言: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煤的特点,入炉煤要求煤的粒径小于8mm,平均粒径为1.5mm,典型输煤系统配置按照两级破碎两级筛分设计,原煤经粗碎机破碎至粒径小于35mm,再经细碎机破碎至粒径小于8mm。由于原煤含水通常7-12%,粗碎前和粗碎后煤粉化程度低,细粉(粒径小于1.5mm)含量小于20%,粉尘经过粗碎机后的简单除尘治理粉尘飞扬状况容易达到10mg以内,污染情况较轻,通过喷淋水雾的投入调整可进一步使得降尘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但经过细碎机后,煤破碎粒径聚变,粒径小于1.5mm的超过80%,粒径小于0.5mm的超过20%,细粉尘量剧增,尽管在细碎机后的除尘器功率设计增大但实际仍不能较好地控制粉尘的飞扬,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时细碎后尾部区域粉尘量达到20mg/M3。
一、常见除尘方式存在的问题:
常见输煤皮带落料点导料槽的问题
传统的输煤皮带导料槽的形式是槽型托辊皮带上部加装封闭导料槽,带面物料靠防溢裙板整形和防止物料外溢,细的干煤粉从防溢裙板漏出便形成粉尘飞扬。往往是导料槽箱体密封和导料槽防溢裙板密封难以保证,特别是导料槽防溢裙板常采用普通的皮带切割而成,密封效果差,防溢裙板皮带增大了与输送皮带的摩擦力,影响到了输送带的寿命,同时输送带的跑偏常发生漏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