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部分已建、在建项目的燃气发电机多来自国外巨头,美国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公司凭借先进设备和技术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同时,我国天然气发电设备需承担高昂维修费,如上海漕泾天然气发电厂建成后,仅2009年~2011年间,即为检修维护花费了3.83亿元,这已超过其总投资的13%。
不经意间,燃气发电设备成为国产化道路上的又一个聚焦点。
在7月底举行的2014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上,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坦承,我国每年进口的重大技术装备都在3000亿美元左右,与国内生产重大技术装备的总额相比初步测算是1.37:1,但关键部件发展滞后,主机面临空壳化发展,高端装备的元器件等也依赖进口。另外,我国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还比较缺乏,龙头企业在规模上,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欧美一些大集团相比,还难以望其项背。
在此背景下,燃气发电设备的国产化之路,远非坦途。
国产中小燃气发电设备实现出口
“燃气发电有两种主流设备,一种是燃气轮机,这和航空发动机类似,一种是燃气内燃机,有点像汽车发动机。燃气轮机适合大功率发电系统,一般电站容量在10兆瓦以上,单机功率大于5兆瓦。燃气内燃机适合中小发电系统,容量多在10兆瓦以下,单机功率小于2兆瓦。现在,燃气内燃机技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国内对燃气内燃机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核心部件生产能力的突破,迫使进口燃气内燃机价格下跌了50%以上,同时进口设备配件费用也大幅降低。在燃气内燃机领域,‘洋品牌’的垄断局面已不复存在。”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胜动集团”)销售副总监于海滨说。
今年年初发布的《燃气发电安全监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燃气发电企业共有150余家,燃气发电机组600多台(套),总装机容量4027.8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3.52%。其中,F级、E级等大中型燃气机组132台(套),369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0%以上,E级以下(B级及轻型)小型燃气发电机组虽然数量多,但装机容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