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水底都是煤,挖出来比现在挣钱多。”在陕西神木做煤炭生意的赵军平回忆说,这是2005年他在红碱淖湖旅游时,当地人的一句玩笑话。谁都不曾料想,10年后的煤炭行业已风光不再。
统计资料显示,煤炭作为中国的基础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75%。鉴于近年来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及雾霾治理带来的煤炭消费缩减,煤炭市场全面恶化。
2014年,中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达70%,缓发、减发、欠发工资超50%,被业界称为“哀鸿遍野”。陕西煤炭当年产销双破5亿吨大关,但港口煤价早已从800多元(人民币,下同)/吨狂跌至500多元/吨。
有业内人士警告,价格下滑导致利润下降,企业被迫扩大产能,以多产多销维持利润,这将形成产能扩张与价格走低的恶性循环。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从生产端看,目前全国煤炭产能已达40亿吨左右,在建产能达11亿吨左右。
在中国内地,煤炭开采呈现出激烈竞争的市场格局,央企、地企、民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煤炭价格则从1993年前的政府定价到1996年“计划煤”与“市场煤”双轨价格制度,再到2002年国家不再发布电煤指导价,政府已经逐渐放弃“定价权”,由市场自行调节。
2004年,中国为缓解煤炭供给紧张,规划建设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这让各大煤炭企业有了名正言顺的扩能机会,产能扩张推动产品占市场比例的扩张,当市场份额足够大时,就能主导市场产品价格,从而拿到事实上的“定价权”,占据市场主动。煤炭资源富集的山西、陕西和内蒙古顿成各大煤企的主战场。
央企神华集团率先于2005建成地跨陕、蒙、晋的亿吨级煤炭基地,2011年升级为2亿吨级。不甘落后的地企、民企也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兼并重组,陕煤化集团、同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伊泰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煤炭企业纷纷扩能,剑指“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