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图片首页 频道列表
1/4
宁启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山阳县供电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农电员工,今年“五一”前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在多次跟随采访过程中,发现在他的身后,有太多的感人故事。 宁启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山阳县供电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农电员工,今年“五一”前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在多次跟随采访过程中,发现在他的身后,有太多的感人故事。 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天气闷热。母亲趁着午休时间,从杂物间搬出磨得发亮的草鞋拔子,娴熟地编起了草鞋。父亲宁成贵闻声从家里出来,默默坐在旁边当帮手,一会给老伴递龙须草,一会递去一撮废旧编织袋上拆下来的尼龙线,配合默契。2个小时后,一双全新的草鞋编好了。 多年来,在用柔弱的肩膀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的同时,以极大的热情长期协助丈夫清理辖区线路通道,一坚持就是十七多年,被当地群众和家人誉为编外“电工”。她,就是宁启水的妻子汪前桂。 休息间隙,她深情地拨弄着启水的头发,轻轻摘下粘在上面的的几根杂草,俩人又朝下一个山头走去…

劳模背后的故事

2020-12-314904图片

劳模背后的故事

    一位劳模,他的成长过程,背后有一位、两位甚至更多的亲人,长期以不同方式在默默支持、鼓励着他无怨无悔前行。

     宁启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山阳县供电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农电员工,今年“五一”前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在多次跟随采访过程中,发现在他的身后,有太多的感人故事。
 
守望的明灯

     宁启水的家,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裙子沟村山上,至今还不通公路。每月,只有上山抄表、收费或为用户服务时,他才能和父母、妻子有暂短团聚的机会。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夕阳散去最后一缕余晖。一行经过3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在艰难的翻过一个豁垭后,大约七八户人家出现在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坳里。

     启水明显加快了脚步,带着我们朝一处门头亮着灯光的农家走去。70多岁的父母和妻子汪前桂,早早放下手中的农活在场院等他。很快,农家丰盛的饭菜和自酿的柿子酒已端上桌,一家人围在桌边,其乐融融。

     在闲聊中得知,汪前桂和宁启水都是1965年出生。她瘦弱的身躯,爽朗的笑声,处处展现着农家妇女勤劳、坚强和善良的个性。提起丈夫,爱怜之情溢于言表:“他真的不容易,这些年来,他吃的苦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老人都70多了,好在身体都无大碍,我把家里操持好,把老人照看好,尽量给他减轻负担,不让他分心”。

     随后,我问她,傍晚天还没黑,为啥就把门头的灯亮着?她说:“这是多年的习惯了,每次接到他回来的电话,不等天黑我就提前把院子的灯拉着。主要是我们这里山大人稀,我怕他一个人走夜路害怕,亮着灯,老远就知道这里是他的家。”说完这话,她“咯咯”笑个不停,但眼里分明旋转着幸福的泪花。
 
编外电工

     每年树木发芽的时候,每当崇山峻岭树木生长茂盛的季节,在山阳县南宽坪镇裙子沟村人烟稀少的大山深处,经常看见一名瘦弱的妇女,挥舞着笨重的刀斧,协助丈夫清理线路通道的忙碌身影。

     多年来,在用柔弱的肩膀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的同时,以极大的热情长期协助丈夫清理辖区线路通道,一坚持就是十七多年,被当地群众和家人誉为编外“电工”。她,就是宁启水的妻子汪前桂。

     前年8中旬的一天,与市、县电视台在裙子沟村一处山巅采访时看到,一座配电室在茂密灌木丛的掩映下格外醒目。在通往配电室近千米的林间小道两旁、高低压线路下,生长旺盛的毛竹、灌木被清理的干干净净。我们启水最近很忙,没有时间清理。随后才知道,这些活是前几天他妻子带着高考结束在家的儿子宁江鹏,利用2个大半天时间干的。

     既不是供电所员工,又不是线路“协管员”,为什么在家庭负担十分重的情况下,义务清理线路通道?

     带着心中的疑惑,9月初,我随回村上抄表的启水,在裙子沟村再次见到了她。

     她说:大概是1999年6月中旬的一天,启水一大早背着干粮,沿着家背后山梁上的10千伏线路往万佛山清理通道,直到天黑还没回来。他才到供电所工作不久,对片区的线路不是很熟悉,那时也没电话,山大人稀没法联系,全家人都十分担心。夜里10时许,他终于回来了,满脸都是划痕,身上的衣服破了,老人不停地埋怨,他却说:“看时间还早着,等清理完天已经黑了,回来路上走了好几个小时”。

     从那时起,每年在春秋季清理通道时,不论地里活路多忙她都陪着他。她说:“俩人一起有个照应,我帮一把手,干活也快些。我家后面山梁上的那座电房,是他带着左邻右舍从山下背来沙子、水泥修起来的。他对这座电房的感情很深,每次回来都要上去看看。每年在树木生长旺盛的季节,我就上山把路边、高低压线路下的树枝清理一下,远处的,等他回来后我就陪他一起去。时间长了,一些常用的工器具我都能叫上名称,也知道电力安全上的一些要求,还能分清那条线路是高压,那条是低压”。

     第二天早上,宁启水说秋查开始了,想利用这次回家抄表的时机把附近山头上的通道清理一遍,防止冬季出问题。她取出预备的安全帽,换上 “解放鞋”,带着镰刀、斧头就和启水上山。

     一路上,夫妻俩沿着线路下树林里的小道又说又笑,不好走的路段互相搀扶。发现那棵树上的树枝长高了,一个拿刀一个挥斧,一幅生动的劳动画面。

     休息间隙,她深情地拨弄着启水的头发,轻轻摘下粘在上面的的几根杂草,俩人又朝下一个山头走去…
 
母亲的草鞋

     宁启水的母亲魏枝清,年已古稀,脚步轻盈,说话低言低语,花白的头发,和善的面容,始终一脸乐呵呵的慈态。

     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天气闷热。母亲趁着午休时间,从杂物间搬出磨得发亮的草鞋拔子,娴熟地编起了草鞋。父亲宁成贵闻声从家里出来,默默坐在旁边当帮手,一会给老伴递龙须草,一会递去一撮废旧编织袋上拆下来的尼龙线,配合默契。2个小时后,一双全新的草鞋编好了。父亲找来一个食品袋,装上编好的草鞋放在儿子的工具包里。看到这一切,我大惑不解:这社会了,还用穿草鞋?

     母亲笑着说:“其实你们不知道草鞋的好处,尤其是在夏天,穿在脚上不焐脚。山上露水多,走山路时,脚湿的快也干的快,防滑也好,经济实惠”。

     “你咋知道启水的草鞋需要换新的了”?

     父亲接过话茬:“至从启水管电后,走的都是山路。草鞋不耐磨容易坏,每月大概需要3双。十几年来,他穿的草鞋都是他妈空闲时提前给遍的。他每次回来后,都有新的预备着,这些年,仅他穿坏他妈编的鞋就有300多双”。

     供稿:国网山阳县供电分公司 杨舒雁 王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490浏览4图片

劳模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