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对中国光伏企业举起“双反”大棒。可在这之前,已有中国光伏公司提前做了“埋伏”。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美国上市公司天合光能(TSL.NYSE)近期在国内保税仓大量囤积光伏组件,这一做法非同寻常。有人士猜测,可能是为了增加该公司的二季度销量,或者趁着“双反”之机准备发往美国等海外地区。
对此,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没有做出回应。
保税区大量囤货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天合光能从今年5月起或明显增加了光伏组件的保税区囤货量,5月、6月分别有159兆瓦、415.3兆瓦的数量放在保税仓,相比其3月、4月的170.2兆瓦、48.9兆瓦都有大幅增加。同是光伏公司的晶澳太阳能(JASO.NSDQ)在5月和6月的囤货量总计不足40兆瓦。
一位光伏贸易商告诉本报记者,天合光能囤积这么大数量的组件在业内很少见。“多数企业是不会这么做的。”他猜测,天合光能6月份的保税区囤积量,可能是“部分产量加以往库存”所构成。因为天合光能2013年的出货量为2.58G瓦左右,如果按照其之前的预测,2014年会再增加1G瓦的数量,每个月的出货量也不足300兆瓦。
他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一批光伏组件如果要发往国外,会有具体的港口(如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港),再通过自己公司的仓库运输并装船、运至确切地点。而放在保税仓又没有具体的销售地点,也没有销售额产生还要缴纳一定的仓储费用,实则不必要。
另一家光伏公司CFO告诉记者,这批货放在仓库很奇怪,基本是无法确认收入的。“做财报时,确认一批货的收入有几个条件:买卖双方要签订合约;卖方向买方提供商品和劳务;卖方确认这笔货款是可收回的。天合光能这批货放在这里(保税仓库)也不能确认收入,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