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难:新能源汽车发展遇瓶颈
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到2020年实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一台电动出租车20万元左右,价值8万元的电池充放电1000多次就得报废。如果车跑不了多远就得回去充电,那也不行。”来自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曹铭,曾参与过校企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工作。他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大势所趋,“不过,尽管电动汽车在试运营阶段反响良好,但仍存在成本高、电池续航里程短、充换电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
曹铭表示,当大多数看上去不错的电池技术还在实验室时,现实中弥补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做法是,大量安装充电桩,试图做到比加油站还要多。但是这样做的困境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占地面积大,充电耗时长”。
其实早在2010年,南昌便在红谷滩周边,如红谷大厦、市委市政府等处设置了150根电动汽车充电桩。但据了解,这些前期建成的充电桩都处于闲置状态,于是2011年开始便不再新建。
由于续航能力始终难以提升,多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在私家车市场,截至今年8月初,南昌有13部纯电动私家车上牌,而北京这个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半年的销量也仅为600辆。
目前来看,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76万辆,同比2012年增长了37.9%,这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所言,到2015年将累计销售50万辆新能源汽车,还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