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第一轮“双反”比,企业应诉积极性不高,由于国内市场大规模启动和海外市场的发展,光伏产业正在持续回暖,很多企业恢复了盈利,全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已不存在。
美国一直是让人“觉得纠结”的市场,那里有“甜蜜”——完善的融资体系、清晰的上市制度、明确的“游戏规则”,更重要的是,想要“走出去”或获得海外资本的关注,国内的企业不得不选择在美国融资上市
但同时,那里同样会带来不少“烦恼”——SEC(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展开行动,甚至是“误杀”,且“动不动就会出现”反倾销和发补贴调查(下称“双反调查”),让中国的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受损
“除非有根本性逆转,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依旧会对中国相关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在美国对华二次双反终裁出炉后,一位光伏企业的管理层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烦恼’暂时抹不去,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应该真的做好迎接新一轮制裁的准备”
中国的光伏业近期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烦恼”。
美国商务部日前对外宣布了终裁结果:认定中国大陆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美方将征收“双反”关税;同时,认定中国台湾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将征收反倾销税。
具体而言,美国认定的中国大陆厂商的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中国台湾地区厂商的倾销幅度为11.45%至27.55%,相较于大陆市场而言,这些厂商受影响的程度可能比较小。
对于上述结果,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称“机电商会”)发表公开声明称,美国商务部在2011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后,又一次对同类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明显滥用,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
“尤其是在中美两国领导今年多次会晤,就进一步促进中美双边贸易与投资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的情况下,美国商务部的做法将对中美贸易和投资产生不利影响。”机电商会称,“因此,中国产业对此次‘双反’调查表示强烈反对。”
“当然要反对,这本就是美国单方面的不公平措施。”位于江苏的国内龙头光伏企业一位高层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比如,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加工贸易进口免税渠道,从美国进口多晶硅几乎全部从这一渠道进入中国,这样一来,美国的多晶硅不会受到贸易调查的影响。而美国却在一直在对中国进行‘双反’。”
正如中国商务部强调的那样,“光伏产业是关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妥善处理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推动各国产业加强对话与合作,有助于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健康发展”。
不过,针对美国商务部的上述结果,另有多家光伏企业负责人这几天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对自身企业的影响不大”,且不少企业“早就消化了这一负面影响”。就可见的未来看,光伏行业的前景“仍可期待”,尤其是,“国内需求确实在回暖,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需求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