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电站看上去赚钱,事实上并不容易。“前期投入大、回收成本周期长,使之很难迅速成为企业的业绩提振剂。”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去年公布的财报,英利2013年净亏损高达19.44亿元,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出现业绩巨亏。去年三季度,该公司净亏损1.23亿元,较去年二季度的2.85亿元有大幅收窄。但负债情况并不乐观,去年三季报显示,英利总资产278.24亿元,总负债259.41亿元,负债率达93.23%,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该公司负债率已经多个季度在90%以上。而负债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正常水平是40%-60%,持续高于90%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面对高负债,英利方面昨日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该公司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加现金流来降低负债水平,同时还有债务结构上的调整,用低利息贷款代替高利息贷款。还在与境外的商业银行积极洽谈,在外币结构上优化债务结构。
为解决资金问题,除了向银行求助外,傍上中核这样的业界大佬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也成公司解压的一大途径。不仅如此,英利还通过出售光伏电站加速回款。去年4月,英利与联合光伏签订附条件地面光伏电站收购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联合光伏计划于2014-2016年期间,有条件收购英利拟在中国开发建设的不低于30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就像房地产开发商一样,英利正在转型成为真正的光伏电站开发商。
三重挑战依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存在市场空间与补贴红利的中国光伏业目前仍存在着融资难等多重困扰。
日前,一家专注光伏电站运营的电力提供商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中国光伏业发展仍面临三大瓶颈,金融对该产业支撑不足,缺乏长期的融资支持;目前的补贴,无论是按照月度还是年度,很难准时到位;部分区域还存在限电问题。据该负责人称,部分国外市场若与当地光伏企业合作,金融支持力度将加大,这不仅刺激了当地光伏企业的发展,同时持续的金融支持也吸引了外来者的关注。
本已缺乏资本的国内光伏业,补贴又迟迟不到位,进一步对企业运营造成一定压力,又谈何进一步扩张电站野心。也因此有投资者反映,由于盈利前景待考,尤其是现在较重推的分布式盈利模式未现,他们对于光伏电站一直还在观望。
不过,为争夺到未来盈利先机,一拥而上的企业们还是掀起了多轮光伏电站的小高潮。去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79万千瓦;全国光伏发电量约180亿千瓦时,相当于2013年全年发电量的200%。
抢装潮热闹的背后,却是消纳难的老顽疾依旧。去年10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称,2013年以来,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显著扩大,部分地区光伏电站与配套电网建设不同步、项目管理不规范、标准和质量管理薄弱的问题也很突出。按照上述业内人士的话说,在建的项目不停止,弃光限电的现象只会不断加剧。他也认为,从国家近来支撑力度趋缓、偏向理性的情况下,光伏业恐难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
英利称,2015年的重点是企业转型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快,这直接关乎企业的运营。融资方面,将继续加大和银行、行业基金的合作。在业界看来,作为业界大佬的英利,在融资上有其自信之处,不过面对上述多重挑战,这条转型路势必将走得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