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送转“护航”减持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高送转”对股东权益和盈利能力并没有实质性影响,但是却往往成为了资金炒作的理由,其背后也有着一定的原因。
一位券商研究员指出,一般情况下,“高送转”表明公司对业绩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一些股价高、股票流动性较差的公司,也可以通过“高送转”降低股价,增强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对此,一位上市公司人士也表示认可,称推出“高送转”一般也是考虑公司的成长与股价的因素,因为只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才能保障股本扩张之后股价的平稳,另外公司股价太高,不利于市场流通,也是“高送转”的促发因素之一。
种种迹象显示,海润光伏却并不具备推出“高送转”方案的条件,公司前三大股东突然提出10转20分配预案本身,就显得极为诡异。
从业绩来看,受累于行业低迷,海润光伏在2013年亏损逾2亿元的亏损,2014年前三季度又出现近4200万元亏损,如果剔除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实际亏损金额超过6600万元。如果海润光伏在2014年继续出现亏损,公司将被戴上*ST的帽子,因此从经营层面来讲,业绩堪忧,并不具备“高送转”的基础。
从股价标准来看,截至昨日收盘,海润光伏也仅为8.65元/股,若按此价格实施10转20的话,公司股价将在3元以下。对此,一位资深市场人士提出,从股价角度来看,“高送转”之后,海润光伏极低的股价反倒不利于公司的形象与资金的选择,从理性角度考虑,公司更应该选择缩股而非是转送股。
值得一提的是,上证所对于海润光伏前三大股东提议“高送转”的动机,也给予了关注。面对上证所的问询,三位股东称是“考虑到公司2014年实际经营状况,为了积极回报股东,与所有股东分享公司未来发展的经营成果”的理由。
面对上述解释,市场各方不禁发出疑问,海润光伏持续亏损的经营情况,何谈分享经营成果?如果送转对股价造成负面影响,又何谈积极回报股东?(在方案披露当日涨停后,三个交易日内大跌逾16%)对于海润光伏前三大股东突然提出的“高送转”方案,以及随之引发的各种疑问,一份惊人的减持计划俨然成为了最合理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