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华民股份(300345.SZ)公告宣布,其与通威股份旗下多家公司签订供应销售合同,其中以51亿元金额购买多晶硅料,继而又向通威股份旗下公司出售所生产的单晶硅片,销售金额达45亿元,合计金额96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以来,华民股份密集签署大单,加上本次,其年内签订的单晶硅片合同金额已突破200亿元。
自2022年起,华民股份转型光伏,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产能扩张资金已超50亿元。上半年,公司光伏业务实现营收3.6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85.01%。
年内揽超200亿硅片订单
根据公告显示,华民股份此次与通威股份旗下多家公司共签订两项合同,一份是硅料采购合同,华民股份及子公司鸿新新能源向永祥多晶硅、永祥新能源、内蒙古通威、云南通威及永祥科技采购原生多晶硅料合计5.68万吨,预计合同总金额51亿元。
另一份是眉山通威及其关联方计划向鸿新新能源采购单晶硅片合计15.2亿片,预计合同总金额45亿元。两项合同合计金额达到了96亿元。
2023年以来,华民股份订单越拿越多,订单金额也越来越大。
8月16日,华民股份宣布旗下子公司鸿晖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与华晟新能源签署了一份15GW异质结单晶硅片订单,预计合同总金额55亿元。
8月22日,华民股份宣布,鸿新新能源与一道新能签署13.6亿片单晶硅片订单,预计合同总金额44亿元。
加上9月5日与正泰新能签署的63亿元硅片订单,不到一个月,华民股份拿到手的订单金额就高达162亿元。
如果加上此次对通威股份的销售合同,华民股份及其子公司年内签订的单晶硅片合同金额已突破200亿元。
转型光伏突围
华民股份前身为湖南红宇耐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注于从事新材料研发和技术应用的企业,其于2012年8月上市,目前总市值50.14亿元。
上市后,华民股份的经营业绩表现不佳,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扣非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累计亏损3.45亿元。
传统主业不振,公司转型光伏突围。2022年,华民股份以5.6亿元收购鸿新新能源100%股权,正式切入新能源光伏领域,后者主营业务为光伏硅棒、单晶硅片和多晶提纯硅锭的生产及销售。
为进一步完善光伏产业布局,华民股份加速推进扩产,两大单晶硅片项目合计投入规模达到50亿元。
2023年2月,华民股份公告,拟与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投资建设年产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10亿元,预计11月底可点火投产。
6月12日,华民股份公告,鸿新新能源拟对外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二期及新增10GW硅棒4GW硅片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
伴随着转型新能源效果持续显现,华民股份业绩也大幅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434.94%,其中光伏业务实现营收3.69亿元,占总营收85.01%。但公司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14亿元,同比下滑53061.1%。
对此,华民股份的解释是,2023年上半年硅料、硅片价格持续走低,子公司鸿新新能源6月末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03亿元,导致公司亏损较大。
华民股份表示,未来,随着产业链价格趋稳,产能有序释放,以及在手订单陆续交付,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