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锂电池  EP电力展  丝绸之路  光伏  中天科技  EP展  电缆  电力  电力峰会  北京充电设备展 

自主核电技术新局:“华龙一号”落地

   2014-08-25 第一财经日报310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刘华同样认为,“华龙一号”承载着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希望。

本次“华龙一号”融合方案评审获得通过,其形成的基础,源于国家能源局于去年4月份对两家核电集团的敦促,要求它们在各自的技术上尽快作出合理的融合,以便“增强中国在国际核电市场的竞争力”。“华龙一号”由中核的ACP1000和中广核的ACPR1000+两项技术融合优化而成。

赵成昆告诉本报,随着中核与中广核在评审会后签署的“华龙一号”技术融合协议,接下来,相关的方案和专家意见将向中央上报。而如果一切顺利,届时福建和广西各自上马1个示范工程,共4台机组。

建设这2个示范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华龙一号”日后“走出去”时更有说服力。孙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向媒体表示,“只有国内建了,国外才有说服力”。

“它们(中核、中广核)从海外回来后反映,外国人不买我们的技术,是因为国内目前没有使用,外国人不放心。”一位国家能源局前官员告诉记者,“他们为此要求在国内上马示范工程。”

中国核能动力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温鸿钧此前也向本报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中国自己都不使用,怎么说服别人这样的技术是安全的?

在国内建设“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这种要求,早就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得到了反映。“两会”期间,由11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加快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早日实现核电“强国梦”》提案,意在推动“华龙一号”早日实现“走出去”。该提案是由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金阳等人联名提交的。

时至今日,除了中核在巴基斯坦投资建设的核电项目以外, 中国核电“走出去”还是“借船出海”,尚未成功出口过任何一项核电技术,以至于同核电强国在合作开发海外市场时只能充当“小伙伴”。“在技术上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到海外开发核电市场就只能当小伙伴。”赵成昆说。

“在当前与狼共舞的情况下,哥俩儿(中核和中广核)要齐心协力,一起走西口。”孙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说。

 
标签: 核电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