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煤主要集中在印尼煤,比如4600大卡到4800大卡的低热值煤,这种煤到华东、华南的电厂后可直接使用,不需要混配,而且成本优势明显。”金银岛分析师戴兵表示,电力企业采购进口煤主要是从成本方面去考虑,这也成全了煤炭进口企业。
然而到了2013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前二十动力煤进口商华南地区的民企只有潮州亚太、广州大优、东莞明盛、深圳市日新盛龙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日新盛龙)、广州粤和。与此同时资金雄厚的国企尤其电力企业子公司更是异军突起。在进口煤和国内煤价差价日渐趋平的情况下,诸多进口煤贸易商处境艰难。
截至2014年上半年,华南地区的进口商市场份额再度萎缩,前二十进口商排名中减至只有日新盛龙和广州粤和两家华南民营企业,电力企业中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燃料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公司排名提升位列三甲,日照市弘鲁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排名也是稳步提升,从2011年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七位。
“随着2011年中国动力煤进口量的快速增加,印尼煤矿企业进入中国开发电力企业客户,很多电力企业开始在印尼设置办事处,直接去当地采购,进一步节省成本。”戴兵表示,这样逐步减少了从进口贸易商处采购量。
印尼煤矿企业也乐于和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合作,“第一我可以签订年对合同,第二我回款有保障。小型贸易商既要考虑销路,又要考虑成本,由于采购量不固定,矿山可能觉得没有必要维护。”戴兵称。
据媒体此前报道,作为煤炭进口企业排名中位列前位的广东蓝粤,由于利润收窄出现巨额亏损,2013年基本处于停产状态。除此之外,广东其它大型煤炭贸易商如潮州亚太、广州大优等企业也在2013年基本暂停进口业务。从2011年进口企业榜首到基本暂停进口业务的原因,潮州亚太的林经理并未对金银岛财经的求证给出答复。
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渐失,应该是贸易型进口企业积极性降低最重要的原因。“今年进口煤炭贸易商大部分都不赚钱。”煤炭专家黄腾表示。
随着国内煤炭价格大幅而又快速的下降,贸易商利润空间缩小,火电企业在煤炭接收价格方面压制也比较强力,大量煤炭进口企业被淘汰出局。“现在国内大型进口贸易商亏损非常严重,高达4000多万元。”天津亿利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涛对金银岛财经表示。
“内销煤价格的持续走低,单纯以进口营利为目的企业在价格优势不在,进口煤市场向希望能以进口煤维持价格平衡而不是通过进口煤盈利的大型终端用户倾斜。”戴兵表示,在本轮进口煤炭市场洗牌中,火电企业逐步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