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女理论物理学家王承书就在这时候被调来,啃这块难啃的“骨头”。
当时我国仅有一台15万次电子计算机,为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王承书坚持用手动的机械计算机做必要的验证。瘦弱的她一个手指力量不够,只得将右手指压在食指上,一下下敲打按键,一得到数据便马上记录在笔记本上。如此枯燥的工作,她和两位同事干了一年多,仅有用的数据就装了三只抽屉,电子计算机算出的10箱纸条,她都一一过目。夜以继日地计算数字、推导公式,一个个级联方案和分批启动方案。
1962年9月,二机部制定了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两年规划,要求铀浓缩厂在1964年1月具备出产品的条件。
李鹰翔解释,这意味着首先要重新计算扩散机组的启动方案。原来的启动方案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制定的,即扩散机组共分9批启动,在第7批启动后生产出高浓铀产品。按照该方案,拿到产品至少要到1964年4月,比两年规划要求晚了3个月。技术人员根据现实条件,对启动方案重新计算,最后提出在原方案中的第5批扩散机组启动时拿产品。这个方案可以实现在1964年1月拿产品,缺点是启动期间得到的产品比旧方案少。
方案经批准后,一场决战14个月的战斗打响了。
1964年1月14日11时,当精料丰度第一次达到设计值时,在被下达取产品的命令后,操作员刘晓波按照操作流程,轻轻打开产品容器上的进口阀,高浓铀气体缓缓流入产品容器被冷凝。产品分析报告很快出来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完全合格。
50年后,亲手操作提取了第一瓶高浓铀产品的刘晓波回首往事,仍历历在目,激动不已:“为振国威、壮军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起了重大作用。”
是年10月16日,当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西北角升起时,最初西方新闻媒介的反应是“中国原子反应堆已运转多年,依此积累一颗原子弹所需要的钚239,并非难事”,但当国外分析出我国是用铀235做核燃料后,他们大感惊讶,这才意识到中国已掌握了制造原子弹的最关键技术,即铀同位素分离技术,核燃料已经可以从气体扩散工厂进行工业化生产,而且还掌握了先进的向心聚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