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协签订前 煤价“习惯性”上涨
近日,国家发改委传达国务院领导关于煤炭行业脱困的指示精神,除了要求进一步压缩国内煤炭产能,研究限制煤炭进口等相关工作外,还鼓励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协议。
“比如2013年,在签订中长协合同时前,动力煤一个月内“高歌猛进”大涨100多元/吨。”说起电企和煤企中长协合同签订对煤市的影响,戴兵这样描述道。
另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金银岛财经表示,大秦线检修与中长协合同签订时间安排的如此接近,显示出较强的保价意味。
据戴兵介绍,煤炭企业愿意看到环渤海指数在中长协签订前出现上涨,虽然该指数不是最终的成交价格,但是会使中长协的签订基数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之上。特别是在目前救市的背景下,煤炭企业更是要把握好时机来进行挺价。
“企业挺价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价格涨起来,而是要‘小火慢炖’。”戴兵继续说道,“我预计环渤海指数在中长协签订时的合理水平在550元/吨左右。”
对于这个价格区间的判断,戴兵解释道,2013年签订中长协时,环渤海指数大涨80-100元/吨,今年指数的涨幅可能达不到前一年的高度,但是也会有60-70元/吨。
中长协签订时,正值国内冬季用煤高峰期,客观上也有利于煤价出现上涨。据金银岛财经了解,除发电外,冬季供暖也是煤炭消费的主力军。资料显示,我国集中供热能耗平均在20至25公斤标煤/平方米。而很多老旧建筑,供热能耗更是高于25公斤标煤/平方米。据统计,北方地区冬季供热采暖每年消耗煤炭1.5亿余吨标煤,占北方地区建筑能耗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