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能源市场剧烈波动,各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局面。低油价对传统化石能源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各国政府都纷纷致力于推动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其中光热发电被广泛看好,因为它对太阳能利用效率相对较高、稳定性强,不仅可以很好地和传统化石能源相结合,还能有效解决煤、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开采、运输领域的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为推动光热发电市场发展,服务“一带一路”的能源体系建设,中海阳等光热发电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光热发电的国际合作,促进相关产品出口。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将成为中国光热发电的重要目标市场。”薛黎明说。
同时,能源产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行业之一,目前正展现出由单边向区域性合作的发展态势,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带一路”如日初升,能源互利合作大有可为。薛黎明认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外能源合作一定会取得更多成果,中国光热事业也一定能够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创新与融合是区域能源互联发展的重要主题
“能源互联网”无疑是今年两会以来的热门话题,随着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的召开,能源互联网再次被广泛触及,进一步推动了能源互联网从概念走向普及推广和实际运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描述的能源互联网的美好前景,可以让亿万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办公室和工厂里生产绿色可再生能源,并将可再生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通过分布式采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结合互联网平台技术,实现亿万人的实时能源互联和共享。
目前,在欧美地区尤其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在绝大多数建筑物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小型可再生能源采集装置,而德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大规模推广,除了具备强健的经济基础外,其大部分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统筹预留了使用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的接口。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建筑物状况不同,无法直接套用欧美的现成模式。
薛黎明介绍说,近10年来,中海阳一直在进行不断探索,2014年自主研发了太阳能融合应用领域中具备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反射型聚光光伏系统(英文简称RCPV),通过光热槽式聚光镜与高性能光伏电池组件相结合,构成“反射型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供”系列设备,不仅成倍增加了高效电池组件所接收的光强,还同步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倍率聚光所生成的热量在导热降温的同时产生中温热水。这就是中海阳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形成的基本脉络。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加上中海阳将在2015年大规模应用推广的RCPV太阳能热电联供技术,两者结合将是未来5到10年分布式能源的线下绝配。”薛黎明认为,清洁能源中的天然气与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完美融合,实现热电联供,是现阶段中国区域能源互联的现实选择。
为了克服太阳能的时效性和能流密度低等局限性,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组合显得非常必要,而清洁能源中的天然气与太阳能完美融合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薛黎明说:“公众对能源的本源需求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就是冷、热、电、气,如果把能源采集和消费联动起来,并能从本质上优化而不是破坏人类未来的生存时空,就会让能源变得更加智慧。未来的区域能源互联应用,乃至全球能源互联也是要在人类对能源本源需求的基石上稳健依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