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中核集团在兰州铀浓缩基地宣布,经过多年研制,我国核工业关键技术——铀浓缩技术完全实现自主化,并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行列,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等少数国家之后,自主掌握铀浓缩技术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国家。
大部分核电站需使用低浓铀燃料,其中铀235的含量约为2%—5%。而在天然铀中,铀235的含量只有0.7%,其余皆为铀238。提高铀235含量的工艺过程被称为铀浓缩。
中核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雷增光当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主要采用气体离心法来实现铀235和铀238的分离。电磁法、热扩散法、气体扩散法已被淘汰。
但在半世纪前,用气体扩散法实现铀浓缩是经历了一番波折的。
“这是中苏合作中新增加的项目。”原核工业部办公厅主任李鹰翔曾在原二机部部长刘杰身边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1956年中苏合作秘密谈判时,在谈到核燃料循环时,苏方介绍,生产浓缩铀235的原料可以用天然铀,也可以用经反应堆辐照过的乏燃料回收的铀,换言之,一种铀原料可以生产钚239和铀235两种产品。
“带队的刘杰部长意识到,之前对核燃料循环流程了解不够,虽然外国专家们认为搞铀浓缩235工厂用电量很大,投资也很大,但缺了这个环节,将造成铀资源的很大浪费。”李鹰翔回忆,几经争取,终于在《关于苏联为中国在建设原子能工业方面提供技术援助的协定》中,增加了铀浓缩厂项目。
“几千台机器串联起来,经过相当长的过程,逐渐将铀235含量富集到90%以上。”但李鹰翔说,如何使设备一级一级联系起来启动,如何装料,取得合格产品,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
协定签订后的头三年,苏方向我国交付了扩散机等重要设备和技术资料,并先后派来60余位专家帮助建厂。苏联专家撤走后,留下的是沉睡的厂房、设备,成堆的疑点、问题,残缺如天书的资料……